
火鍋惹的禍?
2020.03.02邊爐家族群組接連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,已有超過十人確診。有專家指打邊爐的蒸氣形成霧化,傳播病毒。事件公開後,本地多家快餐連鎖店,已全部暫停供應火鍋,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。但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,家族聚餐集體感染病毒與打邊爐無關。他指霧化在醫院做抽痰、氣管鏡等醫療程序才會出現,而火鍋的蒸氣上升與霧化沒有關係。「吃火鍋的家人很興奮,口沫橫飛,大家距離很近,口水很多時候跌在餐具上,接觸及進食後,摸到眼、口和鼻引起感染。」
中文教室
打破沙鍋璺到底
有一個含「鍋」的成語叫「打破沙鍋璺到底」,廣東人也常說作「打爛沙盆問到篤」。原來「璺」的粵音是「問」,解作陶瓷的裂痕;而「打破沙鍋璺到底」本指打破沙鍋後,裂痕會從頂部伸延到底部。由於「璺」與「問」同音,「打破沙鍋璺到底」便比喻對事情尋根究柢,要探問到找到滿意的答案為止。例句:「科學家要有懷疑與尋真的精神,凡事打破沙鍋璺到底。」
英文教室
「火鍋」叫hot pot
「火鍋」的英文是hot pot:當中的hot解作熱的,pot解作鍋,因此hot pot的字面意思便是「熱鍋」。若hot pot解作打邊爐這種吃的方式,它有點像不可數名詞,即前面不用加a,例如:Our family had hot pot last night(我們一家昨晚打邊爐)。但解作一個火鍋時,hot pot則可數:A hot pot is often filled with delicious broth(火鍋通常注滿了美味肉湯)。此外hot pot尚可寫作連成一字的hotpot,也可叫作steamboat。
飲食教室
火鍋可分三大類
火鍋有很多種類,單是中國不同省份已頗不相同。但它們可大致分為三大類。
一, 食材全生:這是說起火鍋時人們最先想到的,特點是幾乎所有食材都是未煮的,只有熱湯一鍋,然後各人按照喜好放下生的肉和菜,灼熟後進食。
二, 菜生肉熟:第二類火鍋是一鍋已煮熟了的肉,火除了用作保溫,尚用作灼熟生的菜,常見的有羊肉煲。
三, 食材全熟:肉和菜都已煮熟,甚至上菜時不會有火加熱,我們在酒樓常吃的粉絲雜菜煲、魚香茄子煲等便屬於此類。
考考你: 有一種食用方式,是把羊肉片放在沸湯裏燙熟,然後沾上佐料來吃,叫「涮羊肉」。當中的「涮」字粵音怎麼讀?
歷史教室
火鍋歷史極悠久
中國人的火鍋歷史十分悠久。遠至商周時期,在祭祀或慶典時已將牛肉、羊肉等放入鼎中生火煮熟後分食,這可算是火鍋的雛形。在秦漢時期,人們會把雞肉、豬肉等放在沸水中略煮一下來吃。唐朝時,已出現銅製的火鍋。清朝乾隆年間,火鍋已在民間盛行,而且連滿族的皇帝也喜愛此道,令火鍋成為了宮廷菜餚。到現在,估計全中國共有約六十萬家火鍋店;香港人自然也極愛打邊爐了,甚至會在夏季開冷氣齊歎火鍋呢。
答案:飲食教室:「涮」的粵音是「傘」。

